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今年前10個月,國內數字人就拿走120億元。
作者 | 周曉莉
編輯 | 劉景豐
數字人正在攻城略地。
在視頻平臺,越來越多數字人成為up主。
11月15日,百度AI數字人希加加、度曉曉、林開開、葉悠悠等在快手賬號發佈一條入駐快手短視頻,宣告百度數字人家族集體入駐快手。
而B站上的直播一欄,也已經有專門的虛擬主播選項。
在營銷圈,百度AI數字人『希加加』已經搶了麥當勞產品推薦官的飯碗;A-SOUL的人氣虛擬偶像『嘉然』成為PICO的首場VR主播;而奇瑞汽車和花點時間則先後宣佈將虛擬數字人『阿喜Angie』作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另一位數字人國風少女『翎_LING』更是斬獲了特斯拉、寶格麗、雅詩蘭黛等多個大牌的代言。
當然,說到這裡也不能少了『柳夜熙』。
2021年,憑借國風美妝『捉妖』人設,在抖音爆火的『柳夜熙』,至今合作的品牌包括百度Apollo、小鵬汽車、VIVO,還有嬌韻詩、安踏、字節遊戲等超200個品牌。
去年走紅的超寫實數字人『柳夜熙』 圖源:柳夜熙微博
數字人,似乎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為新的流量明星。
而數字人背後的企業,也在今年賺足了資本的注意力。
然而,一個尷尬的現實是,爆火的數字人背後,真正能持久運營的少之又少。
在抖音平臺,就連數字人中的頂流『柳夜熙』目前也隻更新了23期內容。
而為了做好內容,柳夜熙已經配備了140餘人的創意團隊,單單一個作品的全部參與人員會在200人左右。
這意味著,要花費巨額的運營成本。
而通常,維持一個虛擬人的運營,一年就要花費七八百萬元。
這也使得,數字人這個行業如同她那盛世美顏——華美的臉龐之下,盡是辛酸。
1.120億買來了什麼?
2021年10月31日,『柳夜熙』憑借一條『捉妖』題材短視頻爆紅,一夜漲粉363萬。
這是許多人開始認識虛擬人的第一課——流量。
從此以後,各大虛擬人紛紛出現,並賺足了一時的眼球:數字員工『崔筱盼』榮獲2021年萬科總部最佳新人獎,虛擬人『鄧麗君』在江蘇衛視2022跨年演唱會亮相,湖南衛視全新綜藝《你好,星期六》啟用數字主持人『小漾』……
數字人爆火於2021,延續於2022。
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10月,國內虛擬數字人領域融資數量近百起,金額約120億元。
然而,這120億元的投資,目前看並沒有給整個行業帶來一個亮眼的表現,反而熱度一過,亂象叢生。
憑捉妖視頻走紅的『柳夜熙』,已經是當下虛擬數字人的代表。
在其抖音賬號,目前發佈的作品共有23條。
相比抖音上其他視頻的日更或周更頻率,『柳夜熙』這一創作速度顯然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
實際上,這已是數字人賬號中更新比較頻繁的了。
抖音上,國風數字人翎_LING自2020年11月於抖音發佈第一條視頻以來,至今也隻有區區12條。
最靠前的幾條全是與品牌合作的廣告視頻,最後一條視頻停在了今年9月份為某橄欖油拍攝的廣告,此後就陷入停滯。
在企業端,擔任全球鞋類巨頭斯凱奇潮流主理人的數字人孔襄,於今年4月份在抖音正式出道發佈第一條視頻,截至到目前也僅發佈了8條視頻,這其中,有3條是在4月份發佈的,最後一條視頻停更在今年9月,已顯現後繼無力的征兆。
雖然一代又一代虛擬數字人蜂擁而至,但它們中的多數並未在市場中激起太大浪花,就已消失不見。
除了更新乏力,一些數字人在呈現方式上也有很多『貓膩』。
快手 Y-Tech 技術專家施侃樂博士告訴「甲子光年」,如果數字人在短視頻平臺的前三秒不能吸引到用戶,用戶大概率會流失,所以虛擬人的形象需要做到在三秒鐘之內讓用戶愛上。
這其中可能是通過卡通式的可愛、也可能是通過仿真人的逼真,但都需要做到盡可能的優秀。
虛擬歌手初音未來的演唱會現場
有數字人行業相關人士告訴「甲子光年」,大部分報價低、且聲稱能夠打造數字人的公司,其實是在做動畫,『隻不過把動畫模型一點點摳出來罷了』
還有些號稱超寫實的數字人,其數字人根本就不是3D模型,而是真人。
在做直播的時候,為了節省成本,采取用真人直播+AI換臉的半虛擬方案——除臉部是數字化構建外,其他地方,凡是不涉及到臉部特寫,只要衣服、身形比例差不多,就可以用真人來實拍。
這種走『捷徑』的方式,就會導致行業缺少對虛擬人生產技術的重視,長期來看一定會影響數字人的發展。
實際上,已有很多知名的數字人案例遭到吐槽,比如登上春晚的虛擬數字人『翎_LING』就被吐槽面部僵硬一眼假;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元宇宙星推官虛擬數字人『梅澀甜』也被吐槽角色建模塑膠感嚴重,『土味十足』;首個國風虛擬男藝人『秦佑』同樣被吐槽『毫無特色』。
在商業化上,數字人帶貨盡管噱頭很大,但並沒有達到預期。
數字人沒有真人的產品感知,天然就存在局限性。
以數字人『翎_LING』為例,2021年翎_LING在小紅書發佈筆記,稱某品牌口紅『滋潤不幹』,隨後就遭到網友質疑,『虛擬人怎麼知道這唇膏塗上去幹不幹?』
數字人翎_LING為某品牌口紅帶貨拍攝的廣告圖
不是真人的數字人在試圖以『人』的角度評測產品時,由於虛擬人是出現在虛擬環境中,而商品是在現實環境中,如果沒能解決好兩者的互動關系,很大程度上會適得其反。
此外,為數字人提供設備解決方案的上遊企業,普遍的做法是先為客戶提供數字人的一次性解決方案,但條件是要讓客戶長期購買其軟件服務,每年再交一些服務費。
更像是借著數字人的火熱,先用數字人做『誘餌』,實則還是推平臺軟件來收費。
還有一些to B公司,在為客戶做完方案之後卻不把數字資產給客戶,而隻是做一個最終圖片或是視頻的交付。
因為擔心客戶在拿走數字資產後,會去找其他的供應商做內容,後續就很難賺到錢。
這類公司普遍存在的難點在於,在打包產品的時候如果沒能沉淀出平臺能力,就隻能在項目制徘徊,無法復用,難以走向平臺化。
再加上元宇宙的概念之下,雖然大廠基本都在佈局數字人相關業務,但是不少數字人訂單實際上是外包給第三方公司。
由於各家的技術標準不一樣,讓數字人在數字資產制作、人物渲染、人工智能訓練、構建知識庫,打造生產內容能力之間的各個節點比較割裂,致使成本更高,且最終生產出來的數字人,較之原始需求想要達到的效果出現折損。
據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元宇宙文化實驗室近期發佈的《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3.0》顯示,當前虛擬IP正面臨不同程度的熱度減退、用戶新鮮感喪失等難題。
從品牌角度,制作高品質虛擬IP成本較高,而後繼運營乏力,無高水準交互能力支撐,IP價值呈現回落態勢。
2.花100萬『造人』,花800萬運營
一位數字人行業從業者向「甲子光年」表達了一個觀察:在數字人剛開始火的時候,大家會更註重數字人的皮相,所以面數《註:面數指的是3D人物的三角形個數,通常三角形的個數越多人物越逼真。》高制作精良的數字人就容易出圈。
但這類數字人一旦出圈以後,後面的驅動極貴,到後期的維護成本會很高。
這時候 IP能不能成功,不僅僅是虛擬人的面數以及視頻是否制作精良,而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背後的世界觀,它的故事性。
一句話就是,漂亮的皮囊靠不住,還得是有趣的靈魂。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全球有超過3萬個數字人,然而能被人記住的卻寥寥無幾。
據業內人士透露,很多剛進入這個行業的人,由於對行業了解不夠,不是從現實出發,而是在趕潮流的情況下做了一款超寫實的數字人,認為有100萬就能夠將數字人做得很好,但忽略了後期運營的預算實際上是前者的數倍。
因為只要用它,後面就要持續投入,一旦預算不夠,這個超寫實的數字人也就做廢了。
目前來看,僅僅打造一款超寫實數字人的價格通常就在100萬元左右,費用成本主要在形象設計、建模綁定和渲染驅動三大部分。
以抖音美妝達人『柳夜熙』為例,其制作企業創壹科技CEO梁子康曾對媒體表示,『柳夜熙』僅制作投入就在百萬元級別,而第一條『柳夜熙』的短視頻成本約幾十萬元。
超寫實虛擬人視頻每秒的成本都在萬元區間。
除此外,虛擬數字人還需要技術驅動,傳統通過真人驅動的模式,需要穿動作捕捉服才能達到對虛擬人的微表情控制。
而僅一套專業動捕服就需要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的投入,同時需要十幾個人的團隊進行維護,穿這套動捕服,再加上頭盔的校準都需要一個小時。
當然,這些隻是技術、裝備上的價格,更大的成本在內容。
『柳夜熙』雖然沒有固定的中之人《註:中之人指虛擬人背後的真人操作者》但也必須要在內容以及運營上,保證IP人設的一致性、連貫性,還要不斷有新創意,這並非易事。
『柳夜熙』背後的運營公司創壹科技創始人謝多盛向「甲子光年」坦言,打造『柳夜熙』,最難的地方的確在於如何去構建它的世界觀,因為世界觀才能輔助數字人完成精神價值。
『柳夜熙』找到的突破口是,定位2.5次元、國風美妝、以捉妖師來和元宇宙的劇情做貼合。
從『柳夜熙』目前發佈的短視頻來看,懸疑劇情銜接緊密,畫風不輸電影質感,每個短視頻都能傳遞出它想要構建的世界觀,頗具看點。
有網友在『柳夜熙』的抖音賬號下留言;『感覺好像在看電影啊』,『立意做得也好』……所以,『柳夜熙』的成功,本質上還是內容能力的成功。
『柳夜熙』這類內容的一條3-5分鐘的視頻背後,有相當多的人力支撐。
謝多盛告訴「甲子光年」,柳夜熙的整個創意團隊目前大概140號人,但實際在柳夜熙的制作拍攝過程中,整體一個作品的參與人員會在200人左右。
『柳夜熙』團隊曾透露,推出『柳夜熙』之前的半年多時間,研發成本、人員成本、技術成本等投入已『遠超百萬元』。
小冰公司首席運營官、人工智能創造力實驗室負責人徐元春也曾表示,目前運用3D建模等類似技術制作的超寫實虛擬人,僅單個形象部分,3D模型成本就在30萬元至45萬元左右,運營一年可能要花掉五六百萬元。
這裡面,一段3分鐘左右的超高清數字人動畫制作費用動輒就要幾十萬元,從策劃到籌備需要1~2個月的時間,總體成本接近一個S級的網劇。
再加上在數字人本身費用、直播費用、以及元宇宙空間打造上的投入,沒幾百萬根本下不來。
數字人後續的運營成本才是看不見底的『黑洞』 圖源:拍信
單以數字人直播來說,數字人每次直播運行的一排設備、幾十個光追攝像頭、所有的光學動作捕捉、場景燈光修正、視覺動作捕捉,每一個小的技術點的修正價格,都在萬元往上。
那些更逼真的數字人,會對面部表情精度以及頭發紋理有更高的要求,對於它的驅動就會更難,成本也極高。
這也就是為何有些超寫實的數字人做到很逼真,卻隻能靜態呈現。
即便是動態,也是在2D或者是一些簡單模型上面去做。
在這個行業,數字人的成本往往先通過面數來評估工作量,再制定相應成本,也由於行業的非標性,導致沒有具體價格,價格彈性就導致價格不透明。
對於數字人的運營成本,某從業者估算了一個更大的數字,『 假如建模花100萬,另外至少再放800萬準備去用它』。
而所謂的『用它』也就是讓其動起來,比如數字人的語音表達、 面部表情、 動作生成等,都需要AI驅動,這是投入的大頭。
一個反面的例子是,某從業者曾接觸過一家銀行,對方希望打造一款數字人。
最早其先與某元宇宙數字整合營銷服務商進行合作,合作項目分別是數字人本身費用、短視頻費用、直播費用以及元宇宙空間。
其中還用數字人搞了一場脫口秀直播,這就涉及到場地、真人演員、軟硬件的動捕設備、演播室系統等等。
除開這些本身成本之外,提供服務方還需要從中賺到利潤。
結果就是,合作了僅半年,就已經花費了三四百萬。
錢沒少花,技術上的交付成果卻很粗糙。
據了解,這家銀行由於元宇宙空間還未上線,隻能繼續和這家廠商合作,但其餘的項目都已經主動尋找其他廠商去提供服務了。
3.我們需要多少數字人?
在今年7月21日的2022百度世界大會現場上,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組《MEG》總經理何俊傑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判斷,『‘人均一個數字人’的時代已經到來』。
可從目前數字人的發展來看,無論是在變現還是新玩法上都陷入了瓶頸。
在市場認知上,頂流無非就那麼幾個,用戶端對於數字人的接受程度並沒有想象中高,在影響力上面也沒有一個更大的突破。
這不禁讓人發問,在產業技術尚還沒有得到大升級的條件下,市場真的需要這麼多數字人嗎?
當前數字人經常被詬病的一點在於,是隻有一個數字『皮囊』卻沒有『靈魂』,無法做到與人更自然的交互,更不具備『情感連接』。
施侃樂博士表示,無論是數字人背後的主體《即中之人或人工智能》的主觀能動性、感染力等綜合的吸引力,還是通過『皮囊』表現出的擬真程度,《即面部的微表情、一顰一笑》,這兩點都是虛擬人技術的深水區。
尤其在主體的主觀能動性上,目前人工智能還很難在模擬人類表演和情緒上完全通過圖靈測試。
此外,從多個維度去看數字人,也遠沒到真正的產業爆發點。
從市場層面來看,當前的數字人更多是應用在to B、to G領域中,還處在一個非常早期的市場教育階段,在to B尚未形成規模化的時候,對於to C就更需要前者先去普及。
所以當前的to C領域還需要較長時間的培育,目前的商業化都還在探索之中,主要以品牌掏錢為主。
從AI技術上,當數字人有了皮相之後,它後面的驅動以及對話,如果沒有一個非常好的AI大腦,也隻能局限在中之人裡。
目前對於數字人的制作難點在實時交互上,要做到實時交互,不僅需要有Unity這樣的實時3D引擎來完成高畫質渲染,同時也需要語音、智能系統、硬件設備、網絡甚至算力的系統配合,需要各個學科協同發展。
從承載數字人的『場域』上,由於數字人涉及雲端渲染、動捕、NLP等技術,對技術和資金投入要求高,從前期的設備投入到後期的人力時間,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數字人的大規模商用。
同時,要考慮將數字人運用在什麼樣的場才能夠更好地去承載它的算力,比如影視級或者是CG遊戲級的,設備還很難跟上,現在的場更依賴於大廠推動。
圖源:Getty Images
雖然借著元宇宙敘事,很大程度上能加快數字人的發展進程,但也隻有在技術上將成本降下來,才能更好地去規模化。
其次,還需要實現元宇宙『破壁』般的萬物融合,讓數字人在元宇宙裡面可以真正去提供服務,陪伴用戶進行其他場合和平臺的社交、遊戲、辦公等活動,而不是單點式地提供某一種類型的價值。
宙予科技創始人兼CEO朱峰認為,數字人要結合以3D互聯網為定義的元宇宙主體來談,3D互聯網裡面的人貨場應該是交互著對用戶提供服務。
不能缺少對用戶具體使用場景的深刻理解,否則單獨隻以數字人作為產品提供服務,隻能是盲人摸象。
李未可科技品牌負責人李恬認為,數字人要想真正迎來產業上的爆發,應該是消費級的,而不隻是一個觀賞性的東西。
每個人擁有一個自己的數字孿生,大家除了在生活中交互之外,還可以在一個虛擬的平行空間裡面也用自己的數字形象去交互。
在一個全新的設備上去社交,要等到AR和VR真正普及之後,但現在並沒有到這個時間。
那麼,從當前來看,數字人的爆發最有可能先基於AI技術的發展,比如UE5和MetaHuman的出現,極大降低了實時渲染以及創建高精度數字人的門檻。
讓數字人在一些交互式的營銷場景以及在數字員工的場景下,去逐漸取代中之人的方案,現在已經有很多的行業應用。
另外,在2D互聯網向3D互聯網的變遷過程中,需要虛擬世界跟現實世界之間高度融合,也為數字人帶來了一個大的天時,在事關產品體驗、事關市場供給以及商業模式下,數字人要想持續的熱,這是一場合力。
今年稱得上是一個數字人的爆發節點,無論大廠或小廠,都推出了自己的數字人,但當前數字人大多處於L1~L3階段,即依賴算法驅動肢體、姿態、口型、表情等,數字人可執行簡單的決策和操作。
未來數字人將實現L4~L5水平,由數字人自主進行決策、執行任務,完全實現智能化交互。
而現在,數字人背後的企業要做的不是拉開一場眾多參與者制造的數字人『競賽』,更應該思考如何賦予優質的內容和不斷更新的技術手段,讓數字人真正能夠發揮價值釋放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