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年代,許多將領都是勞苦大眾出身,在年少時便飽經社會風霜。
在他們之中,有人為地主放過牛,有人做過擦鞋匠,有人甚至還被賣到工廠裡做過學徒工。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將領便是如此。
他是燒瓷工人出身,經歷過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一路立下了不朽功勛。
最終在1955年將帥大授銜時,他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但令人不解的是,在授銜儀式上,其他將軍都顯得喜氣洋洋,唯獨他卻顯得有些委屈。
這是為何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
流離失所,苦難中自立自強
黃火星的童年是不幸的,他出生於1907年,在那個風雨飄搖的舊時代,為了應對天災人禍,他與家人不得已一次次地逃離故鄉。
而他的母親也在一次逃難中不幸病逝,當時困苦的父親無錢安葬妻子,隻得忍痛將他賣給了同鄉的一戶黃姓人家。
但家庭的轉換沒能給他帶來溫飽,反而讓他陷入了另一個深淵。
買他的家庭看他是個男孩,於是就將他帶進了燒瓷工廠做學徒,以此來貼補家用。
年紀輕輕就經歷如此多的變故,這即使放在一個成年人身上也足以將其打垮,但年幼的黃火星卻選擇堅強地走了下來。
在此過程中,他磨煉了自己的心性,也看透了世間冷暖。
而在景德鎮打工期間,他還結識了一些革命黨人。
他們口中所描繪的沒有壓迫的新社會讓他無比向往,他們口中的共產主義更是讓他覺得魅力無限。
於是,在這種吸引之下,他開始主動學習先進思想,並在此過程中逐漸將共產主義確立為了自己一生的信仰。
加入革命,戰火中逆風成長
加入共青團之後,為了能更好展開工作,隻上過兩年私塾的他利用空餘時間努力學習,閱讀各種革命書籍,幾年之間就把理論水平提升了起來。
之後,他在工友與群眾之間傳播革命思想,散佈革命火種,在他的努力下,他也轉為了正式黨員。
但與此同時,革命也到了最危急的時候。
1933年,面對反革命勢力的圍剿,黃火星不懼危險,頻出奇兵,在戰場上打出了紅軍的威風,數次大敗敵軍。
全民族抗戰爆發後,身為新四軍團長的他在戰鬥之餘不忘對戰士進行思想教育,勸大家暫時對國軍放下成見,共同禦敵。
不過,雖然對內好言相勸,但對敵他可毫不手軟。
在戰場上,他憑借根據地的地勢,充分發揮了遊擊戰的優勢,打得日寇無法應對,之後他還順著大好形勢開辟了淮南抗日根據地。
此後,在解放戰爭時,他在萊蕪之戰中更是大放異彩,此戰中他以少勝多,大敗國民黨王牌部隊,打開了解放山東的關鍵一環。
建國後,立下卓卓功勛的黃火星也得到了屬於他的榮譽,組織上經過考量,決定授予他中將軍銜,但在授銜儀式時,卻鬧了一個烏龍。
姓名相近,兩位將領鬧烏龍
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但當儀式進行到尾聲時,眼尖的周總理卻注意到臺下的黃火星一臉委屈,於是關心地上前詢問情況。
問過才知道,中將的授銜已經全部結束了,但卻沒有念他的名字。
總理一聽立馬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於是找工作人員核查,這才發現剛才授銜時主持人誤將他的名字叫成了『黃火青』,而巧合的是當時我軍恰巧有一位名叫黃火青的將領,隻是當時他已不在軍隊任職,這才讓黃火星錯過了授銜。
周總理明白來龍去脈後,立刻對黃火星將軍進行了補授儀式,給了這位革命先輩應有的榮譽。
而這段授銜儀式小烏龍,也讓在場的其他將領忍不住笑了。
但同時,這也讓我們看到了這些革命先輩真誠可愛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