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和月球上一樣有水,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但一般認為其表面的液態水早在數億年前就已經消失了,目前火星上的水,主要以水冰和鹽冰的形式,儲存在兩極和中高緯度地表以下的土壤、巖石中。
當然,也不排除部分地區的地下有高濃度的液態鹽水。
一般認為火星上的水都在地下
但是中國『祝融』號火星車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火星上最後一個水坑消失的時間,比我們預想的要晚得多,可能不是數億年,而是100萬年,甚至不排除再度溢出火星表面的可能性,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祝融號新圖
應該是在這張圖裡截的
原來,就在4月25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肖龍教授研究團隊,通過分析『祝融』號拍攝的大量照片,找到了火星近期水活動的最新證據,並將研究成果刊登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雜志上。
他們在火星車著陸區2 km×2 km范圍內,識別出 354 個橫向風成脊,並首次在部分火星橫向風成脊表面,識別出小型多邊形裂隙。
祝融號拍攝的照片
研究表明這些裂隙分佈區的表面,可能存在石膏等含水硫酸鹽礦物,顯示了水在這些多邊形裂隙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這些多邊形裂隙,可能存在兩種成因:其一,地下水通過毛細作用,被輸送至橫向風成脊表面,在水分蒸發過程中,表面收縮形成多邊形;其二、地表與大氣中的水汽交換,導致橫向風成脊表面形成硬化的砂質殼層,殼層破裂形成多邊形裂隙。
祝融號拍攝的畫面
不管是哪種成因,都表明它們的形成,與液態水密切相關。
最關鍵的是,這些橫向風成脊是火星表面較為年輕的地貌,可能小於 100 萬年,也就是說在100萬內,有液態水參與了火星表面這些『滄海桑田』的運動。
祝融號在火星上發現的石頭
好奇號發現的火星水溝
另外,通過該區域橫向風成脊的兩階段演化模型,該團隊還發現『祝融』號著陸區當地的盛行風向,曾經發生過一次顯著的改變,導致橫向風成脊方向發生變化,不排除有水參與其中的可能性。
其實,去年12月15日,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合作的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就曾在火星水手號峽谷中心區域,發現有大量的水,位置就在1米以下深度,面積比海南省還要大。
而『天問一號』著陸的時候,就曾有畫面顯示反推發動機噴出的沖擊坑裡,似乎有倒影,外界懷疑當時直接在火星表面噴出了一口井。
當然,目前來看,是無法證實了。
火星微量氣體任務衛星的發現
天問一號著陸平臺轟出的小坑
因為『祝融』號火星車從去年5月18日進入休眠以來,時間已經快到一年了,都沒有自動喚醒,外界懷疑它的太陽翼被很厚的灰塵覆蓋,導致發電量無法達到140瓦的喚醒條件,因此隻能等火星上刮起沙塵暴,看看能不能清理掉一些灰塵,提高發電效率,如果『祝融』號真的醒來,不妨回去看看,說不定登陸平臺下面有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