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火星是很多科幻愛好者夢寐以求的事情。
不過,從科學理性角度來看,人類指望移民火星,在火星上建立基地,其實是遙遙無期的事情。
因為人類面臨的挑戰,是短期內無法解決的。
那麼,人類在火星建立基地都有哪些挑戰和阻力?最大的阻力又是什麼?
1、資源問題
雖然很多人把馬斯克發射『星艦』比作人類歷史上歐陸對美洲的發現、探索、殖民。
但是有一點需要弄清楚:那就是這隻是一個比喻,但不能當真。
因為美洲當時哪怕再原始,最起碼存在液態水,存在氧氣,畢竟美洲和歐洲都在一個星球上。
而在火星上,不要說食品,單就是氧氣和液態水,都需要從地球上獲得供應才能做到。
而且火星的氣候要比地球冷太多,並且火星上曾有這樣的記錄:那就是火星出現風暴的時候,火星上的鵝卵石曾被刮起來。
人類派遣到火星上的探測器就有過被暴風卷起的鵝卵石砸壞的記錄。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想要解決基地內人員的生活保障問題,就需要巨大的開銷。
當然說到這很多人會說:人類可以逐步改造火星,然後讓食品、氧氣、液態水甚至能源,都能在火星上實現自給自足的狀態。
但是不要忘記,這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周期。
如果在火星上建立基地,並且派遣移民的話,從移民抵達火星,到能夠實現完成生活必需品的自給自足,隻怕需要數十年的時間,而這段周期內的投資,是任何理性的群體都不願意支付的——不論是國家還是財閥。
所以單就資源問題,就足以擋住人類移民火星的道路。
但是這還不是最大的挑戰。
2、磁場問題
火星之所以環境如此惡劣,難以改造,最核心的問題不在於沒有液態水,更不在於發展火星農業生產較為困難,而是因為磁場問題。
地球和火星其實都是條件差不多的星球。
地球能做到欣欣向榮、萬物生長,主要的原因在於地球有磁場,在磁場的保護下,大氣層和液態水才得以維持住,而這也為生命的演化提供了一個較好的生態圈。
火星曾經也有磁場、液態海洋、大氣層。
但隨著火星失去磁場以後,大氣層變得很薄,而液態水也隨之消失。
最終火星變得無比蒼涼可怕。
在火星沒有磁場的環境下,人類固然可能把火星地表下的水資源提取出來作為移民自給自足的保障。
但是這絲毫無法改變火星沒有氧氣、必須穿宇航服在火星行走的現實。
而人類在火星建立移民基地的目的是為了後續實現大規模移民。
因此,這就意味著把火星改造到擁有氧氣、不需要傳宇航服就可以行走的狀態。
而這就需要恢復火星的磁場。
畢竟只要磁場恢復了,才能考慮通過科技手段改造大氣層成分,同時恢復人造湖泊、河流,通過人為幹預的手段,在火星上形成一個水資源三態循環的世界。
而環境好了,才可以考慮植樹造林、發展農業以及制造業和房地產。
但是恢復火星磁場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甚至時至今日,人類壓根沒有靠譜的可以讓火星恢復磁場的方案。
所以,磁場是人類在火星建立基地並移民的最大挑戰。
甚至可以這樣認為:如果不解決火星磁場問題,移民火星就是個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