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號火星車已經在火星烏托邦平原行駛了780多天,累計行程1921米《截至2022年9月15日》,這就意味著河南人民最具影響力的一個字——『中』字被印在火星近2千米。
這是河南人的驕傲,更是中國人的驕傲。
祝融號火星車的後輪上刻著一個『中』字,當它在火星上行駛時,就會在表面留下車轍印,這是中國探測火星的『彩蛋』。
有網友開玩笑:百年後,人類定居火星,這將成為火星上的『自古以來』。
還有網友戲稱:『祝融號』是河南人,因為它說了一長串『中中中』!
實際上這是因為祝融號有一位河南設計師,回答問題習慣性地說:『中』,於是這個字就被當作彩蛋,放到了火星車上。
這個被很多河南人點贊的設計最開始其實是出於非常實用的目的,火星車的兩個後輪上各有兩個凸起的『中字』,為的是檢測火星車的行進情況是否正常:
『如果我們發現兩個 ‘中’字之間的距離是1米,就證明火星車正常行駛在火星比較堅硬的地面上;如果兩個字之間的距離隻有0.5米,那就說明火星車在打滑,很可能伴隨著一個比較大的沉陷,就比較危險了。
最主要的目的實際上是測量車的滑移率』
其實,不光祝融號火星車有河南元素,它能跨越5500萬公裡奔赴火星背後,也有很多『河南元素』:
『天問一號』探測器的大口徑深空天線來自於中國電科27所和22所;洛陽黎明化工生產研制了推進劑;鄭州航天電子提供了火星探測器分離信號裝置;河南能源化工研制了隔熱降噪材料。
河南元素一路保駕護航,天問一號探測器和祝融號火星車任務順利實施,在冬眠前已經完成了既定的科學探測任務。
1500G的資料已經傳回地球,正在被分析和研究。
而作為全世界最早觀測火星的河南省的力量隻是一個縮影,其實航天背後是我們舉國上下一同努力攻關的成果匯聚。
4200年前,古人從位於河南商丘的閼伯觀星臺,仰望太空,觀測火星,人類第一次將目光投向了火星。
如今,我們的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並且取得豐碩成果。
2022年9月,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73屆國際宇航大會,天問一號團隊獲得了2022年度的『世界航天獎』,這是我們第二次獲此殊榮,上一個是嫦娥四號,就是人類第一個著陸月球背面,至今還在工作的探測項目。
而中國航天的浪漫不止如此:我們的首個太空空間站,操作系統都是中文的,據悉那些以後要合作的國家的宇航員們都在緊張地學著中文,以便於以後與中國航天員交流,以及操作空間站。
太空漢字已經逐漸成為一種通用語,空間站、探月、探火,以及很多很多的漢字都表達著航天人的自信和浪漫:
火星探測器『天問』、火星探測車『祝融』,月球探測器『嫦娥』,中繼衛星『鵲橋』、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導航系統『北鬥』、空間站中的『天和』、『夢天』、『問天』……
過去,太空的通用語是英語和俄語,現在漢字逐漸崛起,方方正正的漢字逐漸成為太空的通用語言。
這是自古以來的期望,卻是如今我們習以為常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