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
不過近些年的觀測顯示,地球周圍時常會有一些較小的太空巖石在地球附近,它們以和月球相同的方式圍繞著地球運行,因此被科學家們稱為『準月球』。
今年三月份,夏威夷的Pan-STARRS天文觀測臺發現了一個直徑為15米的太空巖石,它的體積大約相當於三輛並排停放的大型SUV,這樣大小的巖石在太空中並不少見,但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它除過圍繞太陽公轉之外,也環繞地球運行。
基於軌道參數進行的計算結果顯示,2023FW13已經在地球附近圍繞了近2000年,也就是說在公元前100年左右的時候它就在這裡了,並且它將繼續圍繞地球至少1500年,直到公元3700年。
2023FW13距離地球最近時大約隻有1400萬千米,從天文學的角度來看,這個距離並不算遠了,不過可以放心的是,目前來看2023FW13的軌道不會與地球相撞,假如它能一直沿著當前的軌道運行,它將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維持時間最長的準月。
雖然2023 FW13被賦予了準月的名稱,不過在實際運行中,它和月亮依然有很大的區別。
月亮依托的是地球的引力,而準月往往是和太陽的引力結合在一起。
2023FW13的軌道遠在地球的希爾球之外
希爾球又名洛希球,在希爾球之內的天體會受到行星的引力影響,而不會被遠處更大的天體控制,地球的希爾球半徑約為150萬千米,顯然2023FW13的軌道要距離這個范圍遠的多,因此它實際上是在圍繞太陽運行,周期幾乎和地球完全相同:365.42天。
另一顆比較著名的準月是2016HO3,現在又被稱作469219 Kamooalewa,顧名思義這是一顆2016年被發現的天體。
其實早在2012年時,望遠鏡就曾觀測到2016HO3,隻不過起初天文學家並沒有對它很在意,以為它像其他眾多的小天體一樣,隻是地球的過客,因為它的體積很小,寬度大約在30米-150之間,並且被發現時和地球相隔了一千萬多公裡,所以當時科學家並不覺得它和地球有什麼特殊的關聯。
直到後來研究人員連續幾個晚上都觀測到了它,並且發現其間隔時間正好都是17小時,這意味著該天體很可能在周期性的圍繞地球旋轉。
在它的軌道中,距離地球最近時大約為1600萬千米,最遠則有4500萬千米,不過它的軌道較為奇特,它的軌道面和地球的軌道面有一個小夾角。
以至於圍繞地球旋轉時,分別會有一次上升到地球軌道面之上和落到地球軌道面之下,看起來就像在畫一個8字。
研究人員分析發現它總體上屬於S型巖石質小行星,這類小行星主要由矽酸鹽組成。
但它在近紅外波段的斜率和其他小行星都大不相同,反而在和NASA阿波羅任務中帶回的月球巖石樣本進行比對時,發現二者有許多相似之處。
假如它真的來自月球,為何現在又獨自在宇宙中流浪呢?
無論是在月球軌道上拍的照片,還是在月表探測車拍的照片,我們都能看到月球的表面並不平整,而是佈滿了無數大大小小的隕石坑。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裡,它曾受到過數量巨大的小行星撞擊。
並且由於月球不具備大氣層,小行星在撞擊途中也無法得到緩沖,速度往往較快。
因此當隕石質量較大時,它不會直接和月球融為一體,而是把月球也炸飛一部分。
這些飛出的碎片有些就會進入到宇宙空間,2016HO3很可能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獨立了出來。
雖然目前還沒有下定論,但中國計劃在2024年對2016HO3發射小行星探測器。
假如它真的來自於月球,那麼我們似乎也能算換個地方進行了月表采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