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航天人蔡明圭:讓自己寫的代碼『飛上太空』。

對於普通人來說,打開導航開啟服務的那一刻,才感知到北鬥的存在,但對像蔡明圭一樣的航天人來說,北鬥發射上天的那一刻,各種在軌測試、信號分析已經開啟,考驗早就開始了。

90後蔡明圭是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北鬥三號研制團隊的軟件設計師。

2015年夏天,她研究生畢業後,加入了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導航所導航室。

僅僅一年後,北鬥三號組網星的載荷研制工作就開始了,她接過導航任務處理機的一項信號生成軟件研制任務。

她形容自己,『從跟著師父學步的徒弟,變成了一起奮鬥的戰友』。

參與北鬥研制工作期間,蔡明圭主要負責研制導航處理器中實現下行信號生成播發功能的軟件。

『團隊采用‘數字+模擬’的方式,通過運行在數字器件上的軟件代碼生成調制有星歷等定位信息、偽隨機測距碼的多頻點數字信號,再通過數模轉換和上變頻處理,最終將射頻模擬信號下發給用戶』蔡明圭向記者介紹。

『根據系統發佈的信號接口文件,位於地面的終端,比如手機導航、車載導航等,在接收到衛星信號後可以解調並解析其中的信息,算出用戶終端的位置、時間』蔡明圭介紹,以此為基礎,北鬥的定位功能被應用到交通運輸、農機農業、氣象監測、共享經濟、海洋工程等豐富的場景中。

90後航天人蔡明圭:讓自己寫的代碼『飛上太空』。

蔡明圭至今依然記得單機即將交付前的情形。

2018年春節前,為了將導航處理器開關機時鐘產生的幾納秒抖動誤差消除掉,她和同事先後開展了上千次的指標測試。

『為了不影響進度,指標測試隻能在單機進行環境測試時同步開展,環試大廳裡有很多真空罐和溫箱,工作的時候會產生特別大的噪音,我們要在-25~70攝氏度的溫度循環過程中反復做開關機實驗』

蔡明圭向記者介紹,從開關機到測試設備重新接收並計算出全部3頻點的導航信號的偽距值,一次就要半個小時。

就這樣,他們在大廳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

『顧不上出去喝水上廁所,反復試驗、分析、討論,並現場調試程序』在長達幾個月的時間裡,蔡明圭形容自己,經常一天下來大腦和身體感覺被『掏空』了。

在參與北鬥導航處理器研制的過程中,比起那些高負荷的辛苦戰鬥,蔡明圭腦海裡記住更多的是與團隊一起工作時的歡樂和溫暖。

『前輩們就是恨不得把他會的都教給你,希望你越來越好』她笑言,經驗豐富的同事毫不吝嗇地將經驗傳授給年輕人,『和他們一起並肩戰鬥,是我內心深處最大的底氣』。

『剛入職不久,我感受了許多善意的‘死磕’。

在我認為差不多就行了的時候,師傅和主管會反復強調單機的可靠性,以及如何讓產品做得更好』一開始,蔡明圭並不理解。

但現在,和同事360度無死角反復嘗試各種可能性、並逐一排除問題已經成為鐫刻在她骨子裡的習慣了。

航天工程中,任何型號產品都是由多種部件組合而成,每一次成功背後都有著數不清的人的付出和努力。

『作為一名軟件設計師,讓自己寫的代碼‘飛上太空’,是一份難得的榮譽』蔡明圭也深深地感受到,航天事業裡還有許多無名的英雄,他們可能是生產線上的裝配工人,也可能是運輸產品的安保人員。

雖然有幸參與了一些重大型號的研制工作,蔡明圭說:『見證自己參與設計的軟件‘上天’是榮幸,功成我不在人前也是一種常態。

如果能幫助別人實現夢想,也是高光時刻』

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了加快建設航天強國的戰略部署,這為航天人指明了方向。

加快建設航天強國,要不斷快速提升中國自主設計、制造、發射和應用航天飛行器的能力,獨立自主和高技術水平缺一不可。

『中國的航天事業已在多個領域實現了技術跨越。

當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才能讓我們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下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切實為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青年有為,熱愛有光!』蔡明圭說。

總監制:金銳

監制:王海

策劃:楊月

編導:張亞雲

記者:張亞雲 安俐

剪輯:沈柏鋒

《青年有為》系列微視頻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

出品單位:中國青年網

支持單位: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

編輯:鄧豪傑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