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聯手NASA計劃2028年商用固態電池
日產聯手NASA計劃2028年商用固態電池,日產表示,電池將足夠穩定,可以用於心臟起搏器。
完成後,它將大約是當前電池的一半大小,日產聯手NASA計劃2028年商用固態電池。
日產聯手NASA計劃2028年商用固態電池1
日本汽車制造商日產宣佈正在與美國宇航局《NASA》合作開發新式全固態電池。
這種電池充電更快、重量更輕、更加安全,而且不使用昂貴稀有金屬。
日產表示,這種全固態電池將取代目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
這種電池足夠穩定,甚至可以用於心臟起搏器。
它的體積隻有目前電池的一半,充滿電隻需15分鐘,而不是幾個小時。
日產副總裁土井和弘透露,與NASA和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合作涉及各種材料的測試,『NASA和日產都需要同樣的電池』。
日產與NASA將創建所謂的『原始材料信息平臺』,囊括一個大型材料數據庫,通過計算機模擬各種材料的混合和匹配效果,以確定它們的潛在特性,並避免使用現有電池中的稀有金屬等昂貴材料。
日產率先於2010年在市場上推出了售價相對便宜的量產型電動汽車Leaf,已經在全球售出50多萬輛,盡管采用了多種不同的電池技術。
Leaf電池沒有發生過任何重大事故,其相關技術至今仍被使用,比如電池的層壓技術。
日產希望全固態電池將於2028年在乘用車中首次亮相。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該公司表示將於2024年開設固態電池試點工廠。
這樣的工廠將是日產推廣固態電池技術的關鍵性步驟。
以往,有關電池的創新概念可能在實驗室中得到了驗證,但在制造階段卻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而且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解決。
建造試點工廠的計劃表明,日產對其目前的固態電池技術有足夠信心,並認為值得投資來解決任何制造方面的問題。
日產計劃在2028年開始大規模生產新電池,這個目標與Solid Power等競爭對手類似。
這表明,該行業對全固態電池最終大規模應用於汽車上充滿信心。
盡管目前的固態電池設計改變了鋰離子電池的某些基本結構,主要是移除易燃液體電解液,但它們基本上保留了其他設計,包括使用稀有或昂貴的金屬,如鈷和鎳。
通過消除這種金屬,日產未來的固態電池不僅會更便宜,而且可能會更環保。
其他汽車制造商也都在研發全固態電池,包括日產的日本競爭對手豐田、德國大眾汽車以及美國汽車制造商福特、通用汽車公司等。
最近,通用汽車公司和日本汽車制造商本田表示,他們正在合作開發下一代電動汽車。
但日產執行副總裁中黑邦夫表示,日產的設計更具競爭力,該公司正在研發的電池有望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產品』。
NASA與汽車制造商的合作並不少見。
通用汽車公司曾與NASA合作制造了阿波羅任務中的月球車,NASA還向太陽系其他天體發送了許多輪式探測器。
日產聯手NASA計劃2028年商用固態電池2
據報道,日產和諸多一線汽車公司一起,圍繞著下一代電池技術勾勒出了願景,其中包括建立一個專門的生產設施,實現15分鐘電動汽車充電的計劃。
據悉,該公司將更便宜的固態電池視為這一戰略的關鍵支柱,並已與美國宇航局《NASA》合作,幫助實現這一戰略。
固態電池由於其卓越的能量密度、較低的成本和更短的充電時間,是鋰離子的一個有前途的替代品。
日產設想將其用於從家庭轎車到皮卡的所有車型。
事實上,不僅是日產,大眾汽車公司正在與初創公司QuantumScape合作開發自己的版本,而豐田則與松下合作,在2020年啟動類似的研發。
去年,福特公司建立了一個價值1.85億美元的研究中心,以開發和制造固態電池,用於其各類汽車中。
日產的固態電池原型生產設施將設在其位於東京南部神奈川的研究中心。
在這裡,該公司的工程師和研究人員將努力在2024年建成一條生產線並投入使用,並計劃在2028年推出一款采用固態電池的電動汽車。
日產表示,電池將足夠穩定,可以用於心臟起搏器。
完成後,它將大約是當前電池的一半大小,並完全充電隻需15分鐘,而不是幾個小時。
他們正與美國太空計劃以及加州大學的合作加州聖地亞哥,涉及各種材料的測試。
『NASA和日產都需要同樣的電池,』他說。
具體而言,日產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在使用所謂的『原始材料信息學』平臺,一個計算機化的數據庫,來測試各種組合,以測試在數十萬種材料中,哪種效果最好。
他們的目標是避免使用昂貴的材料,如所需的稀有金屬用於鋰離子電池。
目前,日產認為其固態電池的成本將為75美元/千瓦時,但2028年以後,這一成本將降至65美元/千瓦時左右。
據該公司稱,這將使電動汽車的成本與汽油動力汽車大致相同。
日產負責研發的執行副總裁Kunio Nakaguro表示,『從我們的經驗中獲得的知識支持了全固態電池的開發,我們已經積累了重要的基礎技術。
未來,我們的研發和制造部門將繼續合作,利用這個原型生產設施,加速全固態電池的實際應用』
日產聯手NASA計劃2028年商用固態電池3
電動汽車的需求近年來日益增長,這條賽道的參與者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想在這一領域殺出重圍,電池的質量是重中之重。
總部位於橫濱的日產汽車公司也希望在未來的電動車市場占據一席之地,而他們的方法是,向美國宇航局和太空技術中尋找充電線索。
4月8日,在一次發佈會上日產表示,他們正在與美國宇航局合作,開發一種用於電動汽車的新型電池,該電池體積更小、充電更快,有望完全替代現有的鋰電池。
據日產發言人稱,新型的全固態電池將取代目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用於2024年的試點工廠啟動和2028年的新車發佈。
這種全固態電池足夠穩定,可用於心臟起搏器。
成型後,它將大約是當前電池體積大小的一半,並能在15分鐘內充滿電,而不是目前的幾個小時。
日產公司副總裁土井和弘告訴記者:『美國宇航局和日產都需要同一種電池,這是基於共同利益的合作』全固態電池將取代目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用於 2028 年的產品發佈和 2024 年的試點工廠啟動。
不止電池,日產與NASA的合作由來已久
人們很難將汽車與航天航空事業關聯到一起,而事實上,他們之間的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此次的『NN』聯手就證明這一點,他們各持所需,合作同盟自然水到渠成。
其實這兩家機構以前也曾在技術研發方面有過合作。
例如,日產曾利用美國宇航局對低重力環境下中性姿勢的研究來開發更加舒適的汽車座椅。
早在2015年,美國宇航局就已經與汽車廠商日產(Nissan)展開合作,測試用於未來道路交通工具和航天任務的.自動駕駛技術。
當時的美國宇航局希望,這項為期五年的合作能夠幫助完善用於火星探測器和未來其他太空探測器的自動駕駛技術。
而在地球上,日產設立的目標是,到2020年向市場推出在大多數情況下都無需駕車者幹預就能行駛的汽車。
這兩家機構的研究人員計劃在2015年底前開始測試首批自動駕駛汽車。
『美國宇航局和日產的事業,一個志在太空,一個志在地球,但相似的挑戰讓二者走到了一起』日產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在1月8日的新聞稿中說道,『合作將加快日產研發安全可靠的自動駕駛技術的步伐。
從2016年到2020年,我們將逐步向消費者推出這項技術』
與NASA共同探索『原始材料信息學平臺』,從數十萬材料中尋找佼佼者
日產公司副總裁 Kazuhiro Doi 告訴記者,與美國太空計劃以及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的合作 涉及對各種材料的測試。
他們將使用所謂的『原始材料信息學平臺』,一個計算機化數據庫,來測試各種組合,看看在數十萬種材料中哪種材料最有效,核心目標是避免使用鋰離子電池所需的昂貴材料,如稀有金屬。
為實現這一目標,該公司表示將在 2024 年開設一家試點固態電池工廠。
小型工廠將是推出固態技術的關鍵一步。
許多支撐電池的概念已經在實驗室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證明,但向制造領域邁進往往會發現可能需要數年才能解決的意想不到的問題。
建立一個試點工廠表明,日產對其目前的固態電池技術有足夠的信心,它認為投資解決任何制造問題是值得的。
日產曝出的2028 年的量產目標與 Solid Power 等競爭對手也比較一致,這表明業界對全固態電池何時可以大規模應用於汽車的時間表充滿信心。
其他汽車制造商,包括日本競爭對手豐田汽車公司、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和美國汽車制造商福特汽車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都在研發全固態電池。
最近,通用汽車和日本汽車制造商本田汽車公司表示,他們正在合作開發下一代 電動汽車 。
但日產執行副總裁中黑國男表示,日產極具競爭力,其正在開發的電池有望成為『遊戲規則改變者』。
Doi 和其他公司官員表示,日產還依靠其在 Leaf 電動汽車方面的歷史經驗,該電動汽車於 2010 年首次投放市場,全球銷量已超過 50 萬輛,盡管 電池技術有所不同。